12/23 2024
威九国际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尚昊、刘明洋)刘德华日前在台北演唱会上演唱《中国人》获得热烈反响,却遭到一些绿营政客攻击。对此,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3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由台湾音乐人创作,经典歌词“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不仅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回应,也引发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广泛共鸣。一些绿营政客数典忘祖,妄图以政治操弄干扰正常的音乐交流,遭到岛内舆论同声挞伐。 她还表示,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有着中国心,说着中国话,爱着灯火里的中国,爱我中华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尊严和荣耀。希望广大台湾同胞坚守中国人的民族大义,坚定反对“台独”,与大陆同胞一道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共创民族复兴伟业。 近日,多项两岸影视文化交流活动陆续举办。朱凤莲介绍,11月12日,2024第二届海峡两岸青春影展颁奖活动在厦门举行。活动由福建省文联、厦门集美区政府会同台湾相关专业协会主办,以“潮起两岸 映像青春”为主题,两岸及海外168所高校共965部作品参展,其中台湾作品93部。11月13日,金鸡百花电影节将在厦门开幕,近百位台湾电影人受邀出席。13日至16日,将分别举办台湾电影展映、台湾电影交流会、金鸡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短片季等多项活动。期间将展映《816》《悲情城市》《海上花》等9部台湾电影,8部正在制作的台湾电影将通过金鸡奖平台进行项目推介,一些台湾导演将参加创作交流营活动,深化两岸电影交流与合作。11月14日至18日,湖北武汉将举办第十届“金飞燕”海峡两岸微电影微视频大赛暨创作交流会。本届大赛主题为“窗外”,寓意两岸青年打破心灵隔阂,共创美好未来。两岸20多所高校154部作品参加大赛。 [ more > ]
12/23 2024
威九国际南京大屠杀:从民族苦难到世界记忆的漫漫长路
威九国际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杀害,给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87年岁月流逝,截至记者发稿时,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32人。我们记录下部分幸存者的名字和肖像,为史存证。新华社记者韩瑜庆 季春鹏 李响摄 二十年来,每到12月,美籍华人鲁照宁都会从美国飞回家乡南京,捐赠这一年来他收集的抗战文物。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历史的遗留物越来越少,风吹日晒难以保存。我要把它们打捞起来,让更多人看到。”他说。 他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他向美国同事和朋友讲述,南京大屠杀发生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在他影响下,他家门口理发店的老板一年半后了解了这场发生在11800公里外的惨剧。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展开长达六周的烧杀淫掠暴行,至少30万人遇难。二战后,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国际审判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长达1218页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有两个专章“攻击南京”和“南京大屠杀”。南京军事法庭的判决中也提到:“我被俘军民惨遭杀戮者,达三十余万人之众。” 数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硝烟早已散去,血泊中的幸存者也大都离世,然而不少像鲁照宁这样的人,一直在坚持让真相被铭记,被世界知晓。 记住民族苦难的努力 这些年,在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作品之一或许是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被二战遗忘的浩劫》。杨夏鸣当年作为翻译陪张纯如在南京调研二十多天,深感她的执着与细致。 “她特意从美国赶来,我觉得挺感动的。她当时很年轻,像个大学生,不过身体不好,经常生病。”66岁的杨夏鸣回忆说,她见到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生活困苦,身上长长的伤疤伴随他们一生,当即表示自己要学习法律为他们争取权益。 这本书后来蝉联畅销书榜首,引发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更广泛关注。 张纯如的书也促使鲁照宁重新审视家乡。2002年,他首次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次经历改变了他的生活重心。1980年,16岁的鲁照宁随父母移民美国时,对南京大屠杀知之甚少。随着对那段历史的深入了解,他发现自己家也和大屠杀有关:他的二爷爷鲁葆寅被侵华日军用刺刀刺死。 他开始在国外搜寻抗战文物。“我每天花4个小时左右浏览网页,搜寻史料。有时在旅行路上、吃饭间隙,也会通过手机搜索、竞拍。”他说。 [ more > ]
12/23 2024
威九国际十年光影交织 “金飞燕”讲述两岸融合发展故事
威九国际新华社武汉11月18日电(记者喻珮)“我们在创作上形成了共识,激发出很多火花”“希望未来两岸可以共同构思、共同创作”……17日晚在武汉举行的第十届“金飞燕”海峡两岸微电影微视频大赛嘉年华暨颁奖典礼上,两岸青年学生、教师如是说。 当晚,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大学生、影视爱好者等千余名嘉宾共同见证了“金飞燕”多个奖项的揭晓。 本届大赛由湖北省台办、湖北经济学院主办,以“窗外”为主题,鼓励参赛者叙述两岸风景、特色美食、民俗文化、科技发展、时尚潮流、创业成长等内容。组委会介绍,“窗外”象征突破与超越,承载情感寄托与思绪延伸,亦寓意两岸青年打开内心、共创美好未来。 本届大赛首次将手机短视频纳入奖项,参赛人员从两岸扩至海外。自今年4月30日启动作品征集以来,本届大赛共收到来自两岸40多所高校、青年创作团队、个人及海外的参赛作品559件,其中174件来自台湾地区。经两岸专家评审,产生46部入围提名作品。 作品《何处桑梓》斩获“金飞燕”奖,《三点水》《台风面》摘得“银飞燕”奖,《寻龙》《黄将军》《老窦》夺得“铜飞燕”奖。颁奖现场还揭晓了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等10个单项奖获奖名单。 短片《老窦》以父亲为原型,讲述跨越两岸的亲情故事。其创作者、台湾亚洲大学学生周玉霞说:“我很喜欢大陆的电影作品,共同的文化基因让我总能找到共鸣与创作灵感。”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刘尚书创作的短片《东东的相机》夺得“最佳导演奖”。他说:“两岸电影各有特点,互学互鉴有助于相互成就。” 恰逢“金飞燕”展翅翱翔的第一个“十周岁”,本届颁奖典礼特意向前九届大赛的推动者、参与者和创作者致敬。台湾世界新闻传播协会会长刘立汉带着一本珍贵相册走上舞台,里面记录了他与“金飞燕”相识十年的点点滴滴。他说:“‘金飞燕’架起两岸青年分享故事、增进交流合作的桥梁,希望这座桥越走越坚实。” 第九届“金飞燕”奖作品《定军山外》的导演沈冯骋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他在分享环节说:“我要用微电影,展现传统文化精粹、人物风貌及历史底蕴,触达两岸年轻人,激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本届颁奖典礼还特设红毯仪式,让创作者和观众近距离交流,共同感受两岸青年心怀梦想、携手向前的精神风貌。大赛颁奖礼期间,还同步举行了第十届“金飞燕”海峡两岸微电影微视频大赛创作分享会、“潮起两岸 江城影像”两岸青年武汉文化行活动。 十年光影交织, [ more > ]
12/23 2024
威九国际泰康推出国庆献礼MV 老中青少四代联合演绎为祖国献礼
威九国际“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泰康保险集团推出《心有热爱 如此可爱》音乐MV,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MV由泰康居民、泰康之家青春养老人、国内儿童乐团土豆王国小乐队老中青少四代联袂演绎,其中既有已经90余岁高龄的共和国建设者、朝气蓬勃的青春养老人,也有2010年后出生的祖国新生代,他们用自己嘹亮的声音,唱响祖国赞歌,为祖国繁荣昌盛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泰康居民和祖国花朵联袂出镜 “一老一小”携手唱响美好新生活 什么才是真正的享老生活方式?来自泰康之家全国多个社区的71位居民长辈让我们在MV中看到了答案:他们精神矍铄,跟随音乐自由律动,曼妙的舞姿和嘹亮的歌声丝毫不输身边的年轻人和小朋友。肆意的笑容和闪闪发光的状态,完全让人感觉不到这是一群已经七八十岁的古稀老人。 其实,这些MV出镜的长辈展现出来的状态,是泰康居民畅享老年新生活的一个缩影。长辈们可以尽情拓展人生的宽度,出书立作、登台表演、开班授课、培养爱好、追求梦想、投身公益......即使百岁人生,也能在这里开启超乎想象的精彩晚年生活。“住泰康之家,活出自己的精彩。”是泰康居民们的真实生活写照。 李阿姨和刘叔叔在鹏园创办的电吹管班俱乐部在演出 “居家的养老生活方式是柴米油盐,而鹏园的生活方式是放飞自我,我们在这里天每天就是各种玩,唱唱歌,走走秀,吹吹乐器,心情别提多愉悦了。”今年75岁、与共和国同龄的深圳泰康之家·鹏园居民李民阿姨和老伴刘叔叔一起出演了MV。李阿姨说他们二位退休后在度过一段“锅碗瓢盆交响曲”式的生活后,决定要“为自己活一把”。入住鹏园才半年多的时间,李阿姨和刘叔叔彻底“放飞自我”,活力状态被彻底释放了出来,不仅积极参加社区举行的各种活动,刘叔叔还创办了电吹管班俱乐部,目前已经拥有了20多个老年学员。 本次MV邀请了国内儿童乐团——土豆王国小乐队倾情出演,并且选用了土豆王国小乐队原创的两首当下热门歌曲《勇气大爆发》和《孩子的天空》进行串烧。MV中一段爷爷与孙子跨越年代的“梦想”对话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宝贝,你的梦想是什么呀?”“我的梦想嘛,是当一个音乐家。爷爷你呢?"我的梦想呀,就是咱们的生活永远幸福,国家繁荣昌盛。” “一老一小”梦想传承 MV中这“一老一小”的梦想传承,不仅道出了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更 [ more > ]
12/23 2024
威九国际网络上“AI名人”泛滥 深度伪造之恶何解?
威九国际“张文宏”深夜带货,女孩照片被熟人“换脸” 网络上“AI名人”泛滥 深度伪造之恶何解? 张文宏开始直播带货了? 近日,不少网友发文称,短视频平台上,疑似知名医生张文宏正在售卖一种蛋白棒,家中老人信以为真而大量下单。但仔细辨认可以发现,带货视频为AI合成。张文宏本人回应称,这些假的AI合成信息就像蝗灾一样,一次又一次发生,像漫天飞过来的蝗虫一样害人。 不仅是张文宏,网络上的“AI名人”已成泛滥趋势:“假靳东”迷倒一众大妈、“假雷军”辣评世间百态、“假拜登”宣布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假马克龙”直播回答“政府聘用灭霸”…… 而更早之前的韩国Deepfake(深度伪造)性犯罪事件,不仅让韩国全体女性陷入“换脸恐慌”,更是引发全球关注,大众担心一种更广泛的、充满敌意的网络环境开始渗入真实世界。 人工智能方兴未艾,公众该如何面对新一代的“施虐者”? 女孩照片被盗成色情视频 群组内容不堪入目 河北保定女孩欣欣(化名)从未想过Deepfake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今年7月9日,正在刷抖音的欣欣突然收到了一条私信,被网友告知有自称其男友的人在外网盗用她的照片后进行AI换脸并传播。 “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有些震惊且不敢相信,但真的看到这些照片后,我感到无比愤怒。”欣欣告诉记者,对方不仅制作大量AI换脸的不良照片与视频,还随意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网名、真名、年纪、学校、专业等等。 欣欣随后通过多个途径进行了查证,这些照片和视频均是对方从自己的小红书搬运,经加工处理,制作出不堪入目的色情影像。欣欣第一时间选择报警并咨询律师,开始固定更多证据。 “当天晚上8点多,我报警备案,当时我没有排除熟人或者陌生人的各种可能性。后续我经过各种账号套话,得知对方了解我的家属关系等更隐私的信息,我就逐步缩小了嫌疑人范围,心中也有了怀疑的对象。”欣欣随后发布了一条仅对方可见的朋友圈,且把内容做了特殊标记,很快这条内容出现在外网。 欣欣把这条直接证据交给了警方,不久后警方给出处理结果:对方因传播淫秽物品,被处以行政拘留十日。 “没想到Deepfake离自己如此之近,更没想到施害者就是身边的熟人。”欣欣说,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她了解到身边有很多女孩子在遭受类似的事件,甚至更严重。她们被泄露个人隐私、被造谣、被AI换脸、被性骚扰等等。 欣欣告诉记者,因为这段经历,短暂 [ more > ]
12/22 2024
威九国际在江淮大地感悟“和”之道
威九国际长江边的一条小巷,虽窄然宽,各“让三尺”开人间大道; 淮河旁的一碗清茶,沁人心脾,话家长里短解邻里纷扰; 黄山下的一面古墙,削去墙角,“退一步”创天地万丈…… 中华文明在江淮大地留下徽风皖韵,一个“和”字笔墨浓郁,连接古今,浸润山河,温暖人心。 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来到安庆桐城市六尺巷。总书记指出,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江淮大地上“和”之道绵延不绝。 和,有“形”有情 又是一个秋阳灿烂的周末,斑驳树影投进六尺巷,这条百米窄巷游人如织。导游举着小旗,向四方游客讲述张吴两家的礼让故事。 这是2024年10月17日拍摄的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相传清代大学士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地基纠纷,给张英写信求助。张英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后来,张家主动让出三尺地基,吴家深受触动亦退让三尺,从而形成六尺巷,成为中国邻里和谐礼让的典范。 今年以来,张氏、吴氏家族文化陈列馆在六尺巷的青砖宅院内开展,两家一巷的丰富史料经全息、动画等新技术生动再现。院内还设有中华礼让文化、廉洁文化陈列馆,迎来“观展潮”。每到周末,六尺巷日均客流超过2万人。 和,正如此有“形”。 走进黄山市黟县西递镇,不少游人站在一座名为“大夫第”的徽派建筑前,双手抚摸墙角——它被人为地削去部分、形成斜切面。 这是2023年11月27日拍摄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村古建筑“大夫第”里的九思堂。新华社发(施亚磊摄) 这也是一段“和”的美谈。清代道光年间,开封知府胡文照在修缮祖居时,考虑到行商走贩拉货挑担不易,主动将处于闹市的正屋墙角削去三分、侧门墙界后退半米,并在门额题写“作退一步想”。2020年初,黟县集中资源将“大夫第”修旧如旧,恢复了“九思堂”的名号,在大厅悬挂了四副诠释“作退一步想”内涵的楹联。 聚拢来是烟火气,摊开来是人间情。 熏黑的老虎灶、浸透茶色的茶壶、缺棱少角的八仙桌……走进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这座千年古镇内,大街小巷茶馆林立,茶香氤氲、人声鼎沸。 当地不产茶,为何有饮茶传统?多 [ more > ]
12/22 2024
威九国际微纪录片丨习近平的乡土情
威九国际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 到党的总书记 一路走来 习近平始终把农民的梦想 放在心中 落到实处 这位黄土地的儿子 脚下沾满泥土 心中充满深情 策划:孙志平、樊华、秦大军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陈晓宇 配音:董千齐 包装:郭雨晗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 more > ]
12/22 2024
威九国际南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威九国际这是2024年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 题:南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新华社记者白旭、程露、邱冰清 “吴安”,是杨筱艳儿童历史小说三部曲第二部中的一名12岁男童的名字,他在日军的屠刀下侥幸逃生。 “‘安’是因为我希望他平安,而‘吴’是我外婆的姓。”杨筱艳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 1937年11月,她的外公外婆从南京逃到重庆。不久,南京沦陷,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持续六周的大屠杀,至少30万人罹难,成为二战惨案之一。 “我有一种责任感,要把这段历史以儿童小说的形式写给孩子们,让他们记住那时发生了什么。”55岁的杨筱艳说。 随着亲历者渐渐离世,很多像杨筱艳一样的人接过了历史传承的接力棒。 2014年12月7日,常志强和女儿常小梅在家祭中向当年遇难的亲人献花。新华社记者沈鹏摄 当他们离开 直到去世前,常志强都记得南京城昔日的繁华。“杂技魔术马戏什么都有,每天24小时有卖小吃的,外国人也很多。”他曾这样告诉记者。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破,数十万人命运随之改变。 9岁的常志强目睹亲人丧生在日军的刀枪之下:父亲和弟弟们被日军杀害,胸口被日军刺伤的母亲挣扎着给最小的弟弟喂了最后一口奶后死去,眼角还挂着泪珠。常志强惊吓过度,昏死过去,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童年的创伤折磨了常志强一生。直到十多年前,有日本学者来到他家中,女儿常小梅才深入了解父亲与南京大屠杀之间的联系。 第二天,常小梅陪父亲参加幸存者联谊会。记者围上来时,她下意识后退,父亲突然抓住她的手说:“你不要走啊。” “父亲很少表露自己的情感,那样的眼神我从未见过。我觉得应该为他做点什么。”常小梅说,从此,她陪父亲出席证言集会、和平宣讲、纪录片拍摄、家庭祭告等活动,逐渐了解了家族的劫难。 常小梅发现,还有一些人并不了解南京大屠杀。一次乘火车时,一位年轻人听说常小梅来自南京,就说自己对南京大屠杀所知很少,问了常小梅很多问题,这令她很受触动。 “要为这段历史做点事情。”2017年,她开始记录父亲的经历及其对他后半生的影响,2020年出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生活史》。这本书还被译成日文、英文。 2022年12月,常志强去世。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位。1987年南京首次统计幸存者时,记录在册 [ more > ]
12/22 2024
威九国际恢弘历史中与信仰相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何以“出圈”
威九国际“我们就是火种,不管前路多么艰辛,我们一定会把旗帜传递下去,救我中华,万万年!” “革命之路,哪有一帆风顺?失败是成功之母,怕什么!”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 90余年前,大革命失败后的腥风血雨中,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点燃革命火种,全力保留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一块完整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成为后来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这就是具有“两点一存”重大历史意义的陕甘革命根据地。 近期,全景式展现这段波澜壮阔革命史的电视剧《西北岁月》开播后收视登顶,截至11月29日首轮播出收官时,全剧每集平均收视率3.134%,电视大屏累计收视6.41亿户次。 在电视剧中,一大批风华正茂的革命先辈先后登场,在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下,推动西北革命的伟大进程。他们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信仰与不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照亮漫漫革命征程,也点亮当下观众的心。 《西北岁月》剧照。本组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再现西北革命史,填补我国电视剧史上空白 “这是一部填补空白的作品,应该写!”作为总编剧之一,龙平平还记得,在《西北岁月》立项之初,他心里就有这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西北革命史在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陕甘革命根据地又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我们党硕果仅存的一块根据地,正因为有这样一块根据地,才有了后面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的落脚点。从这里再出发,革命力量不断壮大。一直到1948年3月,党中央都在陕北,可以说这里是革命的大本营,也是革命的熔炉。而陕甘宁边区作为长期存在的革命政权,也为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采访中,龙平平侃侃而谈,“这么重要的一段历史,怎么能没有一部文艺作品去进行全景式的展现?这个空白必须要补上!”说到心中那份责任感的来源,他加重了语气。 《西北岁月》从1927年开篇到1952年结束,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西北革命斗争史为载体,以习仲勋同志在西北地区成长、工作、生活为主要叙事,聚焦“两点一存”“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主政大西北、建设大西北”三个情节主题,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传播火种、开奠基业的斗争岁月,塑造了共产党人对党忠诚、坚守信念、实事求是、深入群众、不负人民的鲜活形象和崇高风范。 “观看《西北岁月》,让我对习仲勋同志自192 [ more > ]
12/22 2024
威九国际大唐国际下花园热电公司:“卓越文化”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威九国际2024年,大唐国际下花园热电公司以实施“卓越文化”为抓手,强化企业发展与“卓越文化”同频共振,企业凝聚力不断增强,职工归属感稳步提升,有力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该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徐宏瑞介绍,大唐集团的 “卓越文化”不仅是新时代新使命的强烈驱动,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唐的传承创新,是十万大唐人同心奋斗的智慧结晶。 该公司按照大唐集团总体要求,将 “卓越文化”建设纳入整体发展战略,以公司深化改革为契机,将企业文化转化为具体化、可操作化管理方法和措施,紧密融入生产经营及发展实际,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引导员工行为、规范日常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 该公司大力推动 “卓越文化”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将其与组织建设、党员阵地建设紧密结合,着力推动“卓越文化”在公司落地生根,有效增强企业品牌实力。公司领导带头深入生产班组宣讲30余次,与一线职工一起热学热议,深谈学习体会、细说心中感悟。组织开展职工羽毛球、乒乓球、健步走、园电印象随手拍、新园电故事征集等趣味活动,参加活动达800多人次,在活动中渗透“卓越文化”,共同追求卓越,凝聚思想共识,有效地增强企业凝聚力。在2×66万千瓦煤电项目开工攻坚任务、深化改革优化人资配置和效率提升等25个项目中以“卓越文化”为引领,党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引导职工深入理解“卓越文化”中四大核心价值理念、五大专项文化理念、一个员工行为准则等核心内容,在思想碰撞中推动企业发展。 同时, 该公司 开展 “同心聚力 追求卓越”中层干部管理论坛、“卓越大唐 青春担当”青年论坛、“卓越大唐 青绘蓝图”三项特色活动,充分用好公司各宣传平台,通过厂网页、微信公众号、电子屏、班组展板等载体,将“卓越文化”的内容和内涵一图一句地展示给每个职工,全方位、立体式的宣贯让职工真切感受“卓越文化”的深厚底蕴,提升职工认同感和归属感。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宣贯活动,拍摄制作卓越大唐 · 园电版《上春山》音乐 MV,展现了追求卓越的朝气蓬勃的青春形象。 该公司还将 “卓越文化”融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推动“卓越文化”进车间、进班组,大力倡导“人尽其才”,持续推进“导师带徒”,在员工业绩考核中坚持收入待遇向基层一线倾斜,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同时鼓励员工在实干中实现自身价值,并对取得成绩的员工进行单项奖励,有效激发了员工队伍活力。 (赵雪莲 杨建强) [ more > ]